EN | |
| info@specialists.hk | 3405 8288 |

日間大腸內窺鏡

1. 為何要接受大腸內窺鏡檢查?

 

大腸癌為本港頭號癌症


2018年8月,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公布一項患病統計,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在2016年,大腸癌導致2089人死亡,佔癌症死亡總數的14.7 %。


國際間已有充份數據證明大腸癌篩查能有效減低此病的發病率。以美國為例,沒有病徵者50歲開始便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查,結果當地50歲以上的大腸癌個案近年錄得跌幅。

 

大腸內窺鏡檢查可以預防腸癌


腺瘤-癌次序論指出:

 

正常的細胞經過多次突變,由正常的粘膜變化成腺瘤瘜肉,再由腺瘤瘜肉轉變成腸癌。食物及環境因素都有機會導致基因突變,癌變的過程長達十年或以上。七成以上腸癌是由腸壁內的良性腺瘤瘜肉慢慢演變而成,清除良性腺瘤瘜肉可防止真正癌症發生。


大腸直腸瘜肉一般可分為腺瘤性瘜肉、增生性瘜肉、齒狀瘜肉、錯鉤瘤性瘜肉、幼年型瘜肉,其中一些瘜肉如果不及時切除,會發生癌變。

 

大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


2018年,香港中文大學一項最新研究揭示,全球大腸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肥胖問題在發達國家、尤其是年輕人口愈來愈嚴重。由於肥胖可引致腸道微生物群轉變,這可能是愈來愈多年輕人罹患大腸癌的因素之一。本中心最年輕的大腸癌病人年僅23歲。

 

大腸鏡檢查


大腸鏡檢查是在無痛及無知覺狀態下進行,醫生利用可屈曲的內窺鏡,由肛門進入大腸,觀察有否發炎,瘜肉或腫瘤等疾病。檢查過程中如發現瘜肉,會即時利用內鏡儀器切除,而且即時抽取組織樣本作化驗。

 

2. 本中心的大腸癌醫學數據分析

 

本中心於2017年6月13日舉行了「日間大腸鏡的臨床質素數據發布會」。發布會上公布及分析了香港專科過去十年中 (2006 - 2015年),大腸鏡的臨床表現及曾進行大腸鏡檢查之病人的下消化道健康狀況(主要為腺瘤瘜肉及癌症發現率),共計21,004份腸鏡報告。在21,004次腸鏡檢查中,找出689個癌症及切除達30,867粒腺瘤瘜肉。


以下圖表中記錄是次研究的數據、美國胃腸內鏡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及歐洲胃腸內鏡學會(European Society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公布的數據。

在是次統計中,分析指引主要根據香港專科醫生的醫學知識及專業判斷而成,由香港專科提供。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負責統計軟件數據整合及運算結果。研究員將運算結果提交予香港專科作進一步的醫學分析及演繹。

 

3. 誰需要接受大腸內窺鏡檢查?

 

  • 年滿50歲人士
  • 有腸癌家族史
  • 便血
  • 腹脹
  • 大便習慣改變
  • 不明原因腹痛
  • 懷疑患上大腸瘜肉
  • 炎症性腸病

 

4. 大腸內窺鏡檢查前應如何準備?

 

在檢查前,病人需要注意:

 

  • 需預約醫生進行面診,讓醫生判斷病人身體狀況是否適合進行內窺鏡檢查或接受麻醉程序。同時讓病人了解檢查的相關風險。
  • 檢查前三天藥物建議要求,如病人有服用阿士匹靈、薄血丸類別的藥物請事先通知醫生。在某些情況下醫生可能會要求病人停服某類藥物。
  • 檢查前三天停止服食含高纖維食物及飲品,例如菜、生果、麥皮、菇類及穀類食物等。 病人可以食用澱粉質、蛋白質及脂肪類食物。
  • 檢查前一天(全日)只進食流質食物,例如魚肉粥、碎肉粥。
  • 檢查前一天/或檢查當天早上服用醫生處方的大腸清瀉劑,請按指示用瀉劑。(不建議病人自行購買服用)飲用瀉劑前,病人可先準備2公升的電解質水、清潔皮膚用的濕紙巾及凡士林。
  • 檢查前六小時禁止進食,但病人還可以補充適量水份。檢查前兩小時完全禁止飲食。
  • 檢查前醫生會作簡短問診及檢查,講解檢查過程及風險,及簽署檢查同意書。
  • 除去假牙、飾物及金屬物品。
  • 如果懷疑懷孕,請務必告知醫生。

 

5. 檢查過程是怎樣進行的?

 

麻醉科醫生監控下

麻醉

內視鏡由病人肛門

放進體內進行檢查

即時切除瘜肉及抽

取組織樣本化驗

採用二氧化碳,減少病人術後腹脹不適的現象

檢查過程約30分鐘

便完成

 

*麻醉方式會根據病人的情況而有所不同,最終由專科醫生決定。

 

  1. 大腸內窺鏡是在麻醉科醫生監控下麻醉,確保病人在熟睡情況下進行檢查,是不會感覺不適的。而監察麻醉服務由駐場麻醉科專科醫生在內窺鏡檢查前提供麻醉專科意見,提高檢查的安全性,在檢查過程中持續監察重要維生指數,包括心跳、呼吸、血壓、腦和腎功能,控制生命症狀的穩定性。對於對安全性及舒適度有高要求的病人,建議選用監察麻醉。

  2. 醫生會替病人肛門部位塗上潤滑劑。隨著將一支柔軟,直徑約為 1.5 厘米之內視鏡由病人肛門放進體內進行檢查。

  3. 檢查過程中如發現瘜肉,醫生會即時切除瘜肉,並將組織樣本作化驗。

  4. 檢查時,醫生需注入氣體令腸部輕度擴張才可清楚觀察腸內情況。如果在檢查後感到腹部脹痛及有便意,是正常現象。本中心採用的氣體為二氧化碳,人體吸收二氧化碳比起空氣快150倍,因此採用二氧化碳代替空氣能減少病人術後腹脹不適的現象。

  5. 檢查過程需約30分鐘便完成。

 

 

6. 檢查後注意事項

 

  • 病人完成檢查後會被送至復甦區,專責護士會悉心照護病人,並嚴謹監測病人的維生指數,直至病人復甦後,再將病人送回私人休息室。
  • 特設私人休息室,房間裏除了有中央系統控制的維生指數監測儀器外、護士鐘、救命鐘及對講機等醫療用途的設備外,更設有沙發、電視機及雜誌等娛樂設施,休息期間,家人可陪伴在旁。讓鎮靜劑藥力消散後,便可回家。
  • 因曾注射鎮靜劑/麻醉藥,建議由至少一位成人陪同回家。
  • 由於鎮靜劑和麻醉藥會對你的協調和判斷能力造成短暫影響,​​所以檢查/手術後24小時內,應避免駕駛、喝酒、作出任何重要決定,或簽署法律文件。
  • 病人在完成大腸內窺鏡檢查後,一般而言可以正常進食。但如果你曾接受瘜肉切除術,你便會被醫護人員要求,在檢查後的十天內禁食某些種類的蔬菜生果。
  • 可能會有術後流血的風險。如病人不能留港,請向醫生查詢清楚相關風險及商量應變方案。

 

7. 先進的檢查設備

 

內窺鏡室

 

內窺鏡室及內窺鏡消毒房為負壓地區,消毒房由奧林巴斯(Olympus)承建商提供顧問意見建造,並採用新型號的內窺鏡自動清洗機。而內窺鏡檢查中使用的儀器如活組織鉗及瘜肉勒除器,均用即棄式儀器, 以慎防交叉感染。

 

專用儀器及技術

 

為提供更優質醫療服務,本中心已於2020年11月全面更新内窺鏡室設備。全新的EVIS X1系列,運用人工智能(AI)輔助系統於檢查中協助醫生識別病變。該設備的最新技術及功能亦包括:


5 LED光譜技術、紋理和顏色增強成像技術(Texture and Colour Enhancement Imaging)、景深擴展功能(Extended Depth of Field)提供正常焦距 3-100mm 、微焦距 1.5-5.5mm 的清晰影像,配合超廣角內窺鏡鏡頭、紅色雙色成像功能 (Red Dichromatic Imaging)、以及窄頻光學技術(NBI)。新的設備能夠帶來更精細的影像質素,有助加強診斷和治療成效,對辨認腺瘤瘜肉及偵察早期癌症的功能優化亦尤其明顯。
 

 

 

8. 醫療支援

 

免費並即時處理檢查時出現穿腸或流血的情況

復甦區設有各種緊急醫療儀器

24 小時緊急聯絡電話

 

  • 假若病人於本中心進行大腸內窺鏡檢查時出現穿腸或流血的情況,如病人能及時前住本中心,本中心將會免費為病人提供即時處理,以確保病人在檢查過程中得到全面的支援。如有需要,請致電24小時緊急聯絡。
  • 本中心復甦區設有各種導氣管及氣管插喉儀器,包括內窺鏡氣管插喉設備、通風機、供氧機、心臟起搏器等。另外,團隊均接受定期的復甦急救訓練,一旦出現緊急情況,都能確保病人在正確的復甦程序下得到適時的醫療協助。
  • 本中心設有24 小時緊急聯絡電話,若病人於離開中心後出現不適或併發症,可即時致電熱線,確保您得到全面的術後支援。

 

9. 總結

 

現存的醫學數據證明大腸鏡檢查能有效地減低大腸癌的病發率及死亡率。年滿50歲市民應在沒有大腸癌病徵之前,定期進行檢查,在癌病形成之初及早發現,並進行根治。

 

收費表

 

大腸內窺鏡套餐 (採用窄波成像技術)

瘜肉數量及/或活組織抽取總數量

套餐收費

0粒

$10,300

1-3粒

$14,700

4-9粒

$15,400

10粒或以上

$15,700

麻醉方法

麻醉科專科醫生監察下進行

+ $2,200

 

以上套餐價已包括手術醫生費、儀器費、化驗費、二氧化碳費、手術室費、附圖報告、術後保護性藥費、術後講解報告及檢查過程中牽涉的雜費。

 

所有在本中心進行的大腸及胃內窺鏡檢查,均須採用「監察麻醉」方式進行麻醉。

 

本價目表上的價目只供參考之用。價格如有調整,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