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
| info@specialists.hk | 3405 8288 |

脑中风

 

中风指的是脑中风,由于脑部突然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脑部细胞受到伤害,使得全身出现麻木不协调的症状。由于脑血管出现问题,致使脑细胞失去血液、氧气和养分的供应,最终令脑细胞受损或死亡,继而影响到该部分脑细胞所控制的功能,例如活动及语言机能,妨碍病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中风主要分为两类:

 

出血性中风:

俗称「爆血管」,由于脑血管破裂,产生血块压 迫脑细胞及影响供血,例如脑血管肿瘤而导致脑血管破裂。

 

缺血性中风:

因脑血管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及闭塞或因血凝块流到脑血管造成闭塞。

 

 

 

如何识别中风症状

 

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的发病都非常突然,如老人突发异常,可通过「FAST」口诀进行辨别,确认三大重点:脸歪、手软、大舌头。在发病时尽快到医院求诊,接受适当治疗。

 

  • F(Face面部):患者面部神态麻木、口角歪斜。
  • A(Arm手臂):手软,四肢软弱无力或麻木,难以控制。
  • S(Speech 说话):谈吐不请、表达困难,无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 T(Time 时间):一旦出现以上任一特征,应立刻记下患者发作时间,马上送往医院抢救。

 

「黄金急救三小时」

 

中风发生时,脑部的供血受阻,一部分脑组织会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如果在三小时之内疏通血管,这部分脑细胞可完全恢复,不留下任何后遗症。如果在六个小时之内疏通血管,会大大降低出现后遗症的概率,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黄金急救三小时」。但是,很多人都是在中风发生8小时后甚至第二天才送往医院,完全失去了抢救的机会。在中国,超过一般的「中风」患者不能在有效的时间窗内入院就诊。

 

 

 

如何把握「黃金急救三小時」?

  • 保持镇定:立即拨打120急救热线
  • 检查患者生命指征:若出现呼吸或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 使患者仰卧:保持环境安静及通风,保持患者呼吸道顺畅,同时需要防止患者咬伤舌头
  • 如果自行搬运患者,应当注意正确运送病人方法,切忌抱、拖、背、扛患者

 

導致中风的因素

 

想要更深一层认识中风,必须了解其致病因素,一般情况下分为可预防性因素和不可预防性因素。

 

不可预防因素有:

 

○ 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属于高风险人群

○ 性别: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 有家族史

 

可预防因素有:

 

○ 高血压

○ 高血脂

○ 抽烟、酗酒

○ 肥胖、缺乏运动

○ 不良的饮食习惯

 

 

 

治疗方法

 

现今医学界仍未能找出完全安全可靠而有效对付中风的药物治疗,很多治疗方法其实仍在研究阶段。手术治疗只对小部份的中风类型有帮助。现今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预防及治疗并发症以及尽早展开有计划的康复疗程。

 

出血性中风治疗:

如患者血压过高,或血管过于脆弱,可能会导致出血性中风,而这种情况医生一般采用手术的方式去清除血块。

 

缺血性中风治疗:

由于血管狭窄、阻塞,大多数中风患者都属于缺血性中风,则一般会选择血栓溶解剂来治疗缺血性脑中风,通过溶解血管内的血栓,恢复脑部供血,是目前唯一可以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药物。

 

 

 

预防中风方法

 

中风并不只是中老年人的疾病,也有年轻的病例,因此日常大家都需要管控好以上可预防的因素指标,首要是减慢血管硬化的速度,大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控制高血压
  • 立即戒烟、避免酗酒
  • 控制糖尿糖
  • 降低血胆固醇: 从饮食、运动入手, 需要时按医生指示服药
    曾患缺血性中风的病人,以下药物或会有帮助,如抗血小板药物(亚司匹灵)、抗凝血剂(薄血丸)
  • 持均衡饮食,避免进食含高饱和脂肪、高反式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
  • 曾患有缺血性中风或心脏病,而又由医生处方给予预防药物的人士,应定期覆诊和服药
  • 处理压力,学习放松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或有差异,详情请向主诊医生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