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s Tourette Syndrome? Understanding Symptoms, Causes, Treatment Strategies, and Coping Methods(Chinese only)
孩子总是不由自主地眨眼、甩头、耸肩、清喉咙,甚至出现奇怪表情或怪声等重复动作,需警惕患上妥瑞氏症!甚么是妥瑞氏症?如何把握黄金治疗期?如果孩子是妥瑞儿,父母可以如何支持、陪伴孩子?本文特邀香港专科精神科专科医生为大家解答。
一、甚么是妥瑞氏症?其主要成因有哪些?
妥瑞氏症(Tourette Syndrome)是一种慢性神经生理疾病,患者的肌肉会出现突发、快速和不由自主的抽动,主要分为运动型抽动(如眨眼、面部抽动等)及语声型抽动(如清喉咙、吼叫等)。这些症状通常在儿童时期开始出现,平均症状出现年龄约为7岁儿童,并可能随着成长而变化。
现时造成妥瑞氏症的原因尚未明确,但可能与遗传、脑部化学失衡或环境因素有关:
- 遗传因素:研究显示,妥瑞氏症与遗传有关。若家族中有直系亲属罹患此症,其他家庭成员的患病风险会有所上升。
- 脑部化学失衡:大脑中某些神经传递物质(如多巴胺)失衡。
- 环境因素:如孕妇在孕期受到感染或接触有害物质(例如吸烟),可能会影响胎儿脑部发育。
二、妥瑞氏症有哪些常见症状?如何界定患上妥瑞氏症?
妥瑞氏症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抽动(Tics),即患者反复出现不自主运动或发出声音,其症状可划分为声语型与动作性抽动抽动,常见类型如下:
声语型抽动
- 简单声语型抽动:患者会不自主地快速发出无意义的非语言性声响,如清喉咙声、咳嗽声、尖叫声或鼻息声等。
- 复杂声语型抽动:表现为较有意义且形式多元的言辞、音节或惯用话语,如重复他人言语,甚至口出污言秽语。
动作性抽动
- 简单动作性抽动:表现为脸部肌肉、四肢及关节等部位突然出现短暂且无意义的抽动,如眨眼、歪嘴、摇头、点头、耸肩、拍手、跺脚、收腹鼓腹、吐口水等。
- 复杂动作性抽动:动作缓慢且长时间持续固定,看似带有某种特定目的,如长时间注视某一对象、反复触碰物品或他人、一直跺脚、重复书写,甚至做出不雅动作。
抽动发作前常有征兆出现,也就是所谓的前兆性冲动。例如,因眼皮酸涩而引发眨眼,有时身体还会出现局部紧绷、肌肉紧张或刺痛感等。
若孩子出现反复不自主的动作及或声语抽动,每天频繁发作并持续一年或以上,且发生年龄在3至18岁之间,便极有可能患上妥瑞氏症,须尽早寻求专业医生协助确诊。
临床研究显示,妥瑞氏症患者常常伴有其他精神科共病情况,如近半数妥瑞氏患者同时患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约30%患者则患有强迫症。因此,医生在诊症时需要为患者进行全面的精神情绪行为评估。
三、妥瑞氏症常见迷思
迷思一:妥瑞氏症多发于孩童,随着年龄渐长会慢慢消失,因此我们毋须理会?
约30%-40%患者的症状会在青春期后显著改善或消失,但仍有部分患者症状持续至成年。症状是否消退与个别神经发展、环境压力及共病管理密切相关。如伴随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或强迫症(OCD)者,若未能适时治疗,抽动也可能因共病所引起的情绪问题而转差。另外,孩童和青少年期是学习和自我形象建立的关键成长时期,若果症状严重而影响学习能力(如书写或专注力)或社交和自我形象,便应该在此阶段正视病情,接受治疗。
迷思二:妥瑞氏症会传染,我们不应该与患者接触?
妥瑞氏症并非传染病,其成因与神经递质失衡或脑部结构异常相关,完全不存在人际传染的风险。患者所表现的抽动或声语症状是无法自主控制的神经生理反应,绝非外界感染所致。
迷思三:妥瑞儿的抽动是癫痫?
抽动与癫痫是截然不同的脑神经疾病。抽动症表现为个别肌肉群短暂、重复的不自主收缩,源于神经传导调节异常,患者通常意识清醒。而癫痫是因脑部电波异常导致的全身性或局部性发作,可能会失去意识或肢体抽搐。因此,两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和康复展望是完全不同的。
四、如何治疗妥瑞氏症?
妥瑞氏症的治疗方向以缓解症状为目标。倘若小朋友因妥瑞氏症出现严重不适,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及人际交往,甚至对周围的人造成困扰,家长应及早与医生沟通,评估孩子是否需要接受治疗,并接受定期追踪检查。另外,由于妥瑞氏症常伴有其他精神科共病情况,医生在治疗时会根据个体情况,优先处理最影响孩子生活的核心问题。治疗上需多管齐下,常见治疗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使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或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等,调节神经传导物质以舒缓症状。研究显示,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可以缓解50-60%症状。
另外,亦需要治疗共病,如过度活跃症和强迫症等。注意需遵循医生指示使用药物,一般药物副作用可以透过调节药量去处理。
行为疗法:有部分患者可透过行为疗法有效控制症状,如通过习惯逆转训练协助患者察觉症状发作前兆,并以替代行为抑制抽动,配合呼吸放松练习,逐步减少抽动强度。
需要留意的是,有否需要治疗和治疗的方法会因应病情严重情况而决定。病情的控制往往取决于家长、亲友及学校老师同学对于孩子的接纳和理解。不要因为孩子患病而错误地认为他的学习能力和将来成就会受到限制。
五、日常与妥瑞儿相处有哪些注意事项?
- 理解孩子,心情放松:妥瑞儿的症状有时出现反复,症状起伏亦有可能与情绪有关。因此家长遇见时亦需要保持冷静,观察孩子的状况或情绪需要。当小朋友透过行为表达不安或求助时,亦可尝试给他空间安静和尝试放松。信任孩子能逐步掌握行为训练技巧,透过奖励的形式作正面鼓励,避免过于批评和责备。
- 调节压力,舒缓焦虑:适度调节压力的来源,了解孩子的强弱,从而调节对孩子的期望和多发挥孩子的长处,也可以缓解妥瑞儿的内在焦虑。
- 规律生活,均衡饮食:饮食上应避免摄取过量含咖啡因和高糖分的食物,以免对神经系统造成刺激。研究显示,充足的运动有助于减缓症状。因此,可以陪伴小朋友订立可行的作息和运动时间表,从而建立规律和稳定的生活节奏。
总括来说,当社会和外界环境能够对患者放下误解和歧视,家人和患者能够对病患有正面和正确的认识,并且一同携手协助患者时,孩子便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从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