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
| info@specialists.hk | 3405 8288 |
日間醫療中心牌照:DP000305

長期肚痛、腹瀉,可能患上「綠色癌症」!醫生揭5類人士易患此症 什麼是克隆氏症?

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被稱為「綠色癌症」,屬於炎症性腸病(IBD)的一種,可影響消化道的任何部分,最常見於小腸末端和大腸的開端。該病的潛伏期由數月至數年不等,初期病徵與腸胃炎相似,包括腹部不適、肚痛、腹瀉及明顯消瘦等,因此有時候會被視為普通腸道疾病而被忽視。請看香港專科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與大家分享克隆氏症的成因、症狀、預防及治療方法。

此外,克隆氏症患者的平均壽命較短。其中,女性患者的壽命會比正常人少6.6至8.1年,而男性患者則少5至6.1年。雖然克隆氏症本身並非致命疾病,但其併發症,如腸癌、血栓、腸道阻塞等,會顯著提高死亡率。

 

克隆氏症的成因是什麼?哪些人士較容易患上克隆氏症?

克隆氏症的成因至今依然未明。醫生指出,該症發病或與遺傳、免疫系統異常、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等因素有關。

 

遺傳因素:特定基因的異變或會增加患上克隆氏症的風險,如ATG16L1、IL23R、IRGM和NOD2基因等。這些基因與免疫系統功能有關,影響腸道對細菌的反應能力,從而導致慢性炎症。

 

免疫系統異常:克隆氏症是由於身體的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腸道中的微生態抗原而引起,因此一些特殊的微生態環境或是其成因之一。有研究顯示,患者在經歷某些細菌性腸胃炎後,可能會誘發克隆氏症。然而,克隆氏症的成因尚未完全確定,通常是多種因素誘發的。

 

環境因素:西化飲食習慣(如高脂肪、高熱量和低纖維的飲食)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誘因。此外,生活壓力、吸煙、過度使用抗生素等也可能影響腸道菌群,從而誘發疾病。

 

其他因素:如不良飲食習慣、長期心理壓力、吸煙等,都有機會增加罹患克隆氏症的風險。

此外,研究發現以下5類人士較容易患上克隆氏症:

 

年齡:任何年齡都有可能患病,但較常見於16至40歲人士。

 

家族史:家族成員曾患克隆氏症的人,罹病風險較高。研究顯示,同卵雙胞胎中的一人患病時,另一人發病的機率高達58%。

 

地理因素:常見於北美洲、西歐及南美洲等地區。但隨著飲食習慣西化,亞洲地區的病例數也逐漸上升。

 

壓力過大:長期心理壓力、情緒波動較大及失眠等。

 

飲食習慣:進食過量高脂肪、高糖分、高熱量、高纖維或加工食物可能增加罹病風險。

 

克隆氏症有哪些常見症狀?

克隆氏症的症狀因病變的位置和嚴重程度而異,主要特徵為消化道的持續性炎症。常見症狀包括

 

腹痛或腹瀉:持續性的下腹疼痛和腹瀉,大便可能帶有黏液或血液。

 

體重減輕及疲勞:由於營養吸收受阻,患者較常出現體重下降,並伴有持續性的疲勞感。

 

食慾不振及營養不良:腸道炎症會影響營養吸收,導致貧血、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

 

其他症狀:發燒、口腔潰瘍、肛周病變、肝臟或膽管發炎、孩童發育遲緩問題等。

克隆氏症的症狀通常呈現反復發作的特點,若不及時治療,患者可能會出現腸道阻塞、腸癌、血栓或其他併發症。

 

如何診斷患上克隆氏症?

醫生表示,透過臨床檢查及詳細詢問病情,醫生可以分辨出克隆氏症及其他炎症性腸病。此外,以下診斷方式亦可以協助診斷克隆氏症

 

內窺鏡檢查:大腸或小腸鏡腸能夠直接觀察腸道炎症和潰瘍,並能同時進行活檢以診斷。

 

病理檢驗:活檢樣本在顯微鏡下由病理部醫生進行仔細檢驗,以確定炎症性質,能夠判斷是否患上克隆氏症。

 

影像檢查:如磁力共振(MRI)和電腦斷層掃描(CT),用於評估腸道病變的範圍及併發症的發生情況。

 

實驗室報告:綜合血液及糞便檢查的報告結果,能提供克隆氏症的活躍程度和是否有併發症,並有助排除其他腸道問題的可能性。

 

如何治療克隆氏症?克隆氏症能夠治愈嗎?

克隆氏症被稱為「綠色癌症」,雖然並非致命疾病,但目前難以完全根治,且其併發症如腸癌、血栓、腸道阻塞等,會顯著提高死亡率。因此,若確診該症,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及管理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方法,有效控制病情,減輕再次發病機率及延長緩解期。

 

  1. 藥物治療
  • 抗炎藥:如類固醇,用於控制腸道炎症。
  • 免疫抑制劑:如氨甲蝶呤可抑制過度活躍的免疫系統,減輕炎症。
  • 生物製劑:症狀嚴重患者需要使用生物製劑如抗TNF藥物,有助於減少中重度克隆氏症的症狀和併發症。
  • 抗生素:治療腸道感染或肛周病變。

 

  1. 手術治療
  • ​​​​​​​如患者出現併發症(如腸梗阻或瘺管),醫生或會建議手術治療。

 

  1. 飲食與生活管理
  • 飲食均衡:應以易消化、低脂肪、低纖維的食物為主,盡量避免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 健康生活:避免吸煙及飲酒,確保充足睡眠,定期進行適度運動;同時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避免長期處於過大壓力之下。

 

克隆氏症會否增加患上癌症的機會?克隆氏患者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麼?

雖然克隆氏症患者發生癌變的機率相對較小,但隨著病程延長,癌變風險會有所增加。克隆氏症導致的慢性炎症會影響腸道組織,這種持續的炎症反應可能導致腸道組織癌變。根據研究,克隆氏症患者罹患腸癌的風險顯著增加,尤其是在病程較長或有家族史的患者中。

醫生強調,克隆氏症患者的日常管理至關重要。首先,定期進行腸道檢查,及時就醫能幫助及早發現潛在的併發症,甚至包括癌症的可能性。其次,避免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因為這些藥物可能會刺激腸道,加重病情。此外,定期專科複診必不可少。務必按照醫生的指示進行複診,並按時服用控制病情的藥物,以防止病情反復。切記不可自行停藥,因為這會顯著增加疾病復發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