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
| info@specialists.hk | 3405 8288 |
日間醫療中心牌照:DP000305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焦慮?醫生教識別行為、情緒、生理3大隱形信號 及早調適化解

臨近開學,有些家長或會發現孩子的情緒出現一些變化。一般孩子面對開學焦慮,都會在頭幾個星期後慢慢減退。家長可留意以下一些常見的兒童心理壓力或焦慮症狀,從而作出預防和適當處理。


家長需留意孩子焦慮情緒的隱形信號

孩子情緒受到困擾時,初期未必一定能夠用言語表達。家長可從日常生活、情緒和行為變化幾方面觀察。例如,留意孩子是否持續難以入睡,胃口是否長期受影響,造成體重改變; 對於平常喜歡的事情是否失去興趣,或感到失去動力,逃避社交或表達不想上學。在生活或學習上難以專注,引致學習困難。在情緒行為方面,過份倚賴父母或照顧者,特別在分離時焦慮表現得更為加劇;言語變得減少,甚至在某些場合完全緘默。焦慮情緒也可以表現為容易煩躁或易怒。生理方面則可能出現頭痛、胃痛、肌肉緊張、感到無力或麻痹等身體不適。假如焦慮情緒持續加劇,影響學習和正常生活,便需尋求協助。

 

誘發孩子出現焦慮的常見因素

 

  • 內在因素:性格比較傾向完美主義,對別人反應或負面評價較為敏感,常常往最壞情況去想。
     
  • 外在因素:適應新老師、新同學都有可能造成壓力。假如在應付功課或課堂上未能達到自己或外在的要求,便會擔心自己無法應付。在人際關係上,出現欺凌或排擠都是壓力的潛在來源。最後,家庭裡的變化、相處和溝通問題都可能影響孩子的自信和安全感。
     

幫助孩子克服焦慮的方法

家長可以從情緒支援和生活調節上幫助孩子克服焦慮的情緒。在情緒上,可以教導孩子焦慮是正常的反應,引導他們學習面對和控制。在開學前,營造空間聆聽孩子擔心的原因,先讓孩子抒發再給予意見,讓孩子感到情緒獲得接納。也可以與孩子一起練習自我放鬆方法,例如深呼吸練習和逐步肌肉放鬆,以減低過度的壓力反應。當孩子情緒平靜下來,便可以嘗試共同討論處理問題的方法。

 

查看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