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
| info@specialists.hk | 3405 8288 |
日间医疗中心牌照:DP000305

认识妥瑞氏症——接纳与理解是治疗的起点

妥瑞氏症(Tourette Syndrome)是一种慢性神经生理疾病,患者的肌肉会出现突发、快速和不由自主的抽动,主要分为运动型抽动(如眨眼、面部抽动等)及语声型抽动(如清喉咙、吼叫等)。这些症状通常在儿童时期开始出现,平均症状出现年龄约为7岁儿童,并可能随着成长而变化。

 

主要成因

  • 遗传因素:研究显示,妥瑞氏症与遗传有关。若家族里有直系亲属罹患此症,其他家庭成员的患病风险会有所上升。
  • 脑部化学失衡:大脑中某些神经传递物质(如多巴胺)失衡。
  • 环境因素:如孕妇在孕期受到感染或接触有害物质(例如吸烟),可能影响胎儿脑部发育。

 

妥瑞氏症常见症状

妥瑞氏症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抽动(Tic),即患者反复出现不自主运动或发出声音。其症状可划分为动作性抽动与声语型抽动,常见类型如下:

 

  • 简单声语型抽动:患者会快速地发出无意义的声音及嘈杂声响,如清喉咙声、咳嗽声、尖叫声、或鼻息声等。
  • 复杂声语型抽动:表现为较有意义且形式多样的言辞、音节或惯用话语,像重复他人所说的话,甚至口出污言秽语。
  • 简单动作性抽动:呈现脸部肌肉、手脚以及关节等部位突发、短暂且无意义的不随意运动,如眨眼睛、歪嘴巴、摇头晃脑、点头、耸肩、拍手、跺脚、收腹鼓腹、吐口水等。
  • 复杂动作性抽动:动作缓慢且长时间持续固定,看似带有某种快目的,如持续注视某一对象、触碰物品或他人、跺脚、反复书写、或做出不雅动作。
  • 感觉或心理上的抽动:在即将发生抽动前,通常会出现征兆,也就是所谓的前兆性冲动。例如,因眼皮酸涩而引发眨眼,有时还会感觉到紧绷感、肌肉紧张以及刺痛等。

 

临床研究显示,妥瑞氏症患者常常伴有其他精神科共病情况,例如约 50% 的妥瑞氏症患者合并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约 30% 合并强迫症。因此,医生在诊症时时需要为患者作出全面的精神情绪行为评估。

 

妥瑞氏症治疗策略

家长、老师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不可或缺,应以鼓励取代责备,营造包容的环境,缓解其内心的焦虑与压力。治疗上需多管齐下,常见的治疗方法如下:

 

  1. 药物治疗: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等,调节神经传导物质,舒缓症状。并且治疗共病,如过度活跃症和强迫症等
  2. 行为疗法:如习惯逆转训练,协助患者察觉前兆,并以替代行为抑制抽动。

妥瑞氏治疗方向以缓解症状为目标。倘若小朋友因妥瑞氏症出现严重不适,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受到明显影响,甚至干扰到他人,家长就应及时与医生沟通,探讨孩子是否需要接受治疗,并接受定期跟进检查。

 

迷思解答:

1. 妥瑞氏症多发于孩童,随着年龄渐长会慢慢消失,因此我们毋须理会? 约30%-40%的病人长大后症状会消失,但仍有部分病人的症状会持续到成年后。

2. 妥瑞氏症会传染,我们不应该与患者接触?

妥瑞氏症并非传染病,不具有传染性,妥瑞氏症患者不应被孤立。
3. 抽动即癫痫?

抽动与癫痫是两种不同的脑神经疾病,抽动症病人一般只是个别肌肉受影响,而癫痫源于脑部电波异常。

4. 妥瑞氏症小孩发出怪声、挤眉弄眼等行为是故意捣蛋?

抽动症发作并非患者能控制,尽管短时内可抑制抽动,但后续会更激烈地抽动。因此家长应多理解,避免责难孩子。

 

 

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