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的诊断、治疗方法及照顾者指引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展性障碍。据统计,全球约有5%的儿童和2.5%的成年人患有ADHD。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可以显著改善ADHD患者的生活质素。然而,照顾ADHD患者的家长或监护人也面临许多挑战,因此掌握相关知识与应对策略至关重要。以下文章将由香港专科精神科专科医生与大家详细探讨ADHD的诊断、治疗方法,并给照顾者提供实用指引。
一、ADHD的诊断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展性障碍,主要特征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及冲动行为。病征在儿童期开始,而且可能持续至成年。ADHD的诊断需依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或《国际疾病分类》(ICD)中的标准,并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
ADHD的症状分为三个方面,包括:注意力不足、多动和冲动行为。注意力不足的表现包括容易分心、做事拖延、难以完成任务等;多动表现为无法安静待着、说话过多等;冲动则表现为难以等待轮流、经常打断他人等。这些症状需要达至一定数量,持续一段时间,且在两个或以上的环境中(如学校与家中)表现明显,并对学业、社交或家庭生活造成困扰,才能诊断为ADHD。此外,医生需排除其他可能引发类似症状的疾病,如焦虑、抑郁或学习障碍等。
ADHD的诊断是一个临床诊断,意思是依据病历和临床观察,并不需要抽血或脑扫描检查作诊断。诊断过程通常包括与家长、经常照顾者和教师的访谈,从而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情绪行为模式、有关ADHD的病征、孩子在家庭和学习上的问题与其影响程度。医生亦可能使用一些标准化评估工具以辅助诊断,亦会对孩子作出临床观察。至于对成年人ADHD的诊断评估,医生除了了解成人现时有关ADHD的病征外,亦需要评估有否其他精神情绪病征,回顾患者的童年症状是否符合ADHD标准,并且评估症状对目前功能的影响程度。
二、ADHD的治疗方法
ADHD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及环境调整。某些患者可能利用行为治疗已经对病征有一定改善。因此,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制定个人化的治疗计划。
1. 药物治疗
药物是治疗ADHD的核心方法,特别适用于中重度患者。常用药物分为以下两类:
- 中枢神经兴奋剂:如盐酸甲酯(Methylphenidate)。这些药物可提升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改善注意力和冲动控制,从而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及学习进度。服药后大概半小时至一小时便会发挥作用。可以分为短效药(4小时)、中效药约(8小时)和长效药(12小时)。常见的药物副作用包括:食欲不振、头痛和失眠等。药物副作用一般可以循着调节药物剂量和服药时间处理。
- 非兴奋剂:如托莫西汀(Atomoxetine),一般使用于不适合使用兴奋剂的患者,或与其他治疗方式结合使用。这种药物需要4至6星期发挥药效,药效维持24小时。常见的副作用和中枢神经兴奋剂相似。
2. 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是ADHD的重要辅助疗法,特别适用于儿童患者。行为治疗包括技巧训练和行为管理:
技巧训练
社交技能和执行力训练: 社交技能训练帮助孩子学习与朋辈互动,改善人际关系。而执行能力训练则协助孩子提升组织能力和行为情绪管理能力。
家长管教训练: 正向管教与奖励系统:家长在家中可以多留意,并且赞赏孩子良好的行为。配合行为表格和奖励制度,鼓励孩子完成目标行为(如安静完成作业)并给予奖励。另外,家长可以订立清晰和具体目标,例如:能20分钟内安静完成温习,便能够记录在行为记录表上,或者实时给予奖励。如需要惩罚时,可利用隔离(time out)或失去奖赏的方法代替责骂。
老师培训: 了解孩子的特殊教育需要,在课堂安排或学习上提供适当的协助。
行为管理: 例如减少环境滋扰、给予时间提示和适当运动,也可增强专注力;另外,利用时间表和活动清单提醒要做的事情以改善组织力。
认知行为治疗(CBT):特别适合成年人,帮助患者识别与改变负面思考模式,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3. 教育与环境调整
在学校和家庭环境中,为ADHD患者提供结构化支持非常重要。学校可以提供一个包容和关爱的环境,协助孩子成长。另外,学校和家庭可互相配合,结合行为奖励制度,给予学童明确指导,并使用视觉提示协助学生完成任务。家长则可透过制定规律的作息表,安排适当运动和发掘孩子的长处,从而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正确的人生观和稳定的日常生活快模式。
4. 心理辅导与家庭支持
ADHD对患者和家庭均带来压力,作为照顾者也需要留意自己心理状况。心理辅导能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应对挑战。家长或照顾者支持小组或咨询服务也有助于分享经验与策略,提升应对能力。
三、给照顾者的指引
照顾ADHD患者可能充满挑战,照顾者更需要照顾自己身体和心理的需要。有需要时应寻求家人的协助和专业支持,从而建立正确的观念与策略,能使家庭生活更加和谐。
- 了解病情与自我教育
能够接纳和积极接受治疗是帮助孩子的第一步。了解ADHD的特征、成因与治疗方法是关键。家人、亲友和社会亦需要对ADHD有所认识,除了了解患者之余,亦需要支持照顾者,避免将孩子的行为问题纯粹归咎于管教的问题。家长可以了解和接纳孩子的行为特质,理解孩子的学习和行为并非「故意」或「懒散」,并积极寻求专业支持。 - 建立结构化的日常生活
ADHD患者对清晰的结构和规律的环境反应较好。家长可以设立固定的作息时间,并透过可视化日程表帮助孩子管理时间。 - 利用正向管教激励孩子
每一位小孩子都是独特和具有个人潜能的。家长可透过正向管教,建立正强化系统,鼓励孩子完成特定行为目标。例如,将每天的任务分解为简单步骤,并在完成后给予适当的赞美或奖励。 - 管理情绪与沟通方式
ADHD患者常因行为失控而引发冲突,孩子的行为和学习问题也时常有所起伏,为家庭带来压力。家长可以多留意自己的情绪需要和压力管理,学会控制自身情绪,保持耐心和冷静。与孩子沟通时,应使用简短、清晰的语言,并避免过多指责或批评。 - 寻求专业支持与资源
ADHD的治疗需要家庭、学校与专业团队的合作。家长可以配合与教师或医生沟通,共同制定适合孩子的支持计划。此外,参加支持小组有助于减少家长的孤独感并获取实用建议。 - 关注照顾者的自身需求
长期照顾ADHD患者可能导致家长感到疲惫或压力过大。家长应适时寻求喘息机会,例如参加兴趣活动或请求其他家庭成员的支持,以维持身心健康。另外,保持正向思维,和孩子一同学习成长。纵使有困难,但是一家人一同克服困难过后,彩虹和美好的将来总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