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面对严重身体疾病的精神健康和心理适应
根据精神科医生Elisabeth Kübler-Ross的研究,面对严重病患时,患者有机会出现几个心理适应阶段。如果心理适应状态的过程中,特别是麻木、逃避或是焦虑抑郁的情况维持过长,症状的严重程度对面对治疗、日常生活和家庭关系造成影响的话,则需要寻求专业人士协助。精神科

甚么是躁郁症?多发于青年/成年人?家族遗传是主要成因?医生提醒:早期介入是关键
当生活压力、睡眠紊乱与极端情绪交织,如何辨识躁郁症的早期信号?这种徘徊于忧郁与情绪高涨两个极端的精神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生活,更可能对家庭关系造成极大影响。精神科

当笑容成为保护色 | 表面开心的你可能正在崩溃!医生拆解微笑抑郁症隐秘症状
表面看起来开心自信的人,背后或许正承受着难以言说的心理压力!他们习惯用「微笑面具」掩盖内心的沮丧与空虚,甚至透过暴饮暴食、嗜睡等行为掩盖真实情绪,这些人有机会患上了「微笑抑郁症」。精神科

爱护婚姻与家庭,重建情绪和精神健康的避风港
婚姻和家庭关系往往因着相处上的冲突、生活的重压、以及外在的干扰所影响。让我们去探索这些挑战背后的危和机,再重新出发,重拾婚姻和家庭关系所带来的幸福和愉悦。精神科

沟通、理解、同行:预防青少年轻生的策略和方向
青少年轻生问题是当代社会极为关注的议题。根据2023年全港统计,学童因自杀离世的个案在过去10年上升了3倍,6至17岁的学童中有6.9%曾出现与自杀相关的行为,1.1%曾企图自杀,约4分之1面临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问题。青少年的成长中,情绪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及早识别和介入亦十分关键。精神科
3405 8288